<汇港通讯> 瑞银财富管理亚太区投资总监办公室发表报告指,北京早已公开宣布实现技术自给自足的目标,而鉴於美国实施的技术出口管制,拥有独立的人工智能(AI)生态系统变得更加重要。虽然中国在 AI 价值链的应用层自给自足程度最高,并在智慧层取得了重大进展,但在使能层的自给自足方面仍有待提高。但这也意味著未来几年国内人工智能运算领域的投资将强劲增长。该行估计,中国的人工智能计算自给率可能会从2024年的33%提高到2029年的90%,这意味著本地化人工智能电脑将从 60亿美元增加到810亿美元。
大型科技公司在最近发布的第一季财报中基本上维持了今年的支出预期,其中 Meta 因增加了资料中心投资而提高了2025年的资本支出预期。随著中国低成本模式、NeoCloud 供应商以及其他企业和主权云端供应商等新进业者的加入,人工智能市场不断扩大,瑞银财管预计今年全球人工智能支出将增长60%,达到3600亿美元,2026年将再增长33%,达到4800亿美元。为推动该技术发展而投入的大量资金应会在未来几年继续支撑强劲的长期人工智能趋势。
因此,瑞银财管认为,如果关税情况继续改善,科技股将受到12%或更高强劲盈利增长的支持,并将继续复苏。该行倾向於对全球领先的互联网和软体公司以及人工智能半导体供应链上的公司进行多元化投资。
尽管4月通胀数据有所放缓,但由於特朗普政府推出的新关税才刚开始生效,前景仍然不确定。上调关税的影响尚未反映在4月的 CPI 数据中,部分原因是许多公司在政策变化之前就累积了库存,尚未将增加的成本转嫁给消费者。随著这些库存的减少,关税的通胀效应可能会在未来几个月变得更加明显。不过,美国和中国暂停提高报复性关税的90天应该有助於透过降低进口成本和避免损害供应链来限制通胀上升。在此背景下,该行的基本预测是从9月开始进一步放宽100个基点。该行继续推荐美国股票并主张寻求持久收入。 (BC)
#瑞银财管 #AI
新闻来源 (不包括新闻图片): 汇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