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银国际近日发表报告,美国上周三(2日)公布一系列对等关税措施,在新一轮关税冲击下,美股期指出现大幅下跌,美元、美债10年期收益率双环回落,黄金现价上涨,而美联储降息预期有所增加(2025年全年预期降息次数从关税宣布前的3次增加至3.5次),反映此次市场交易的并非「滞胀」,而是衰退。
尽管美国当前诸多经济指标与衰退阈值(是令对象发生某种变化所需的某种条件的值)仍有距离,且主流预测模型未触发警报,然而就业市场与企业资本支出可能成为关键脆弱点。就业市场延续「放缓但不崩塌」的特徵,但离职率下降、跳槽溢价消失等迹象显示活性正在降低;企业资本支出意愿在政策不确定下回落,若二者形成负向循环或将加速经济下滑。美联储面临通胀风险与就业脆弱性的政策两难,後续操作窗口极为有限。
相关内容《大行》星展:港股业绩为上升行情提供支持 重申偏好科技行业
该行指,虽然美国短期经济数据显示韧性,但高利率环境与特朗普减赤字、弱美元和制造业回流的政策目标相悖,美联储面临降息压力,「软着陆」窗口收窄,浅衰退降息概率上升。展望後市,第一是信用利差或随政策不确定性上升;第二是美股可能继续波动,估值仍有回调压力;第三是美债10年期利率预计维持在4.0至4.5%区间;第四是美元指数短期或受政策不确定性和滞胀担忧压制,但若实际政策落地若低於市场担忧,可能引发反弹。
交银国际指,美国总统特朗普加徵关税的执念源头在於不放弃美元霸权的前提下实现美国制造业的复兴。这种「又食又拎」的诉求,就产生了通过关税等手段让其他国家为美国提供储备资产和安全保护承担更多成本。然而此一时彼一时,今时今日美国面临的贸易格局和经济环境都发生了较大变化,大规模复制此前的关税成果难度空前。此外,特朗普政府过度简化关税经济效果。虽然提高关税可能在短期内增加一定的财政收入,但其长期效果高度不确定。一方面,关税提高可能导致贸易夥伴的报复性措施,损害美国出口。
另一方面,关税成本最终很大程度上将转嫁给美国消费者和下游企业,形成事实上的隐性税负增加,与其减税刺激消费的目标相互矛盾。2018年贸易战经验表明,关税收入远不足以抵消其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wl/da)
相关内容《大行》瑞银对美股看法降至「中性」 标普500指数年底目标降至5,800点
AASTOCKS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