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港通讯> 渣打银行(02888)与香港贸易发展局联合公布最新的渣打大湾区营商景气指数(GBAI)显示,区内的营商情绪在2025年第一季度录得全面改善。
营商活动的「现状」指数由前一次的50.7升至今年第一季的53.5,创2024年第二季以来新高,八项组成营商指数的子指数当中,六项按季录得升幅,而且所有原本前一季表现低於50的子指数全数重返中性线以上,分别是:「产能利用率」(升3.2个百分点)、 「原材料库存」(升9个百分点)、「融资规模」(升3.2个百分点),及「利润」(升3.1个百分点)。
营商活动的「预期」指数同样录得改善,由2024年第四季的52.9上升至上一季的54.3。
更值得鼓舞的是,八项「预期」子指数中,七项均按季上升,并以「利润」和「原则料库存」分别为3.1及2.8个百分点的升幅最显著。
是次调查结果显示,大湾区企业有能力应对美国首轮加徵的关税(10%+10%),相信部分受惠於DeepSeek的技术突破带动市场情绪,以及市场对中央将会推出更多提振政策的憧憬增加。然而,受访者在2至3月(即第一季度调查进行期间)对前景的看法较为乐观,并未反映近期局势发展的影响,即美国宣布对中国及大多数国家大幅调高对等关税。
渣打大中华及北亚区高级经济师刘健恒表示,考虑到关税政策所触发的市场调整,内地为加快稳定市场情绪,4月份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或政策利率(七天逆回购利率)的机率大幅增加,该行预期内地未来的货币及财政政策都会维持宽松。与此同时,香港亦需要加大对中小企的短期支援,促进更多非美国贸易走廊相关的贸易流,该行下一次调查将於5月至6月进行,届时结果应该可以更准确反映大湾区企业在应对高关税的实际情况。
展望未来,41%受访者认为内地今年1月宣布的提振消费措施将带来正面影响。同时,38%受访者表示,消费品以旧换新计划将对他们的业务产生积极影响。当被问到内地可以采取哪些措施进一步扩大支持消费措施的成效时,最多人选择的是「放宽私营企业及外资的市场准入条件,刺激服务业消费」。
香港贸发局首席经济师(大中华区)赵永础表示,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於三月份发表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政府工作任务首要是全方位扩大内需。调查显示,超过5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已经做好充分准备,或正在扩展/计划扩展业务,以开拓内地庞大的消费市场。换言之,政府的提振消费支持措施可进一步促进他们的业务发展。 (LF)
新闻来源 (不包括新闻图片): 汇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