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姐妹們,今年一季度A股打新賺錢效應很好,只可惜新股中籤率依然很低,發哥會在文中分享一些提高中籤率的方法。
下面一起來看A股IPO市場的詳細情況。
Wind數據顯示,2025年前3個月,A股共有27家新股上市,累計募集資金約165億元,低於2024年同期水平。
其中,今年一季度A股首發募集資金最高的開發科技也僅募資11.69億元,首發募集資金超過10億元的僅興福電子、漢朔科技、恆鑫生活、永傑新材這幾家。
儘管上市新股數量比往年少,但打新賺錢效應依然令人欣喜,不僅27家新股上市首日全部收漲,平均漲幅也超過243%。
其中,今年3月上市的江南新材首日大漲超606%,位居一季度新股首日漲幅榜首;而首發價格位居前二的矽電股份、弘景光電中一簽分別可賺6.2萬、5.1萬(按上市首日成交均價與發行價差額計算),簡直羨煞旁人。
只是,目前大A的新股中籤率依然很低,普通散户要打中新股實在太難了!
發哥統計了一下,2025年前三個月在A股上市的27家新股中,網上發行中籤率最高的開發科技也僅0.17%(相當於1萬個申購的裏面才17箇中籤),而“大肉籤”矽電股份的網上發行中籤率則低至0.01%。
想要提高打新中籤率,可以試試以下幾個方法:
1、有股票賬户的朋友,除了主板權限外,還可以根據個人情況開通創業板、科創板、北交所的交易權限,這樣的話大A的所有新股都能參與打新了,而且由於科創板和北交所的門檻相對較高(要求50萬元資金及2年交易經驗),所以這兩個板塊的新股打新中籤率也會稍微高一些。
2、多參與新股申購,同時多攢點市值。有A股新股申購的時候記得打新,多參與、頂格申購,中籤概率越大。但頂格申購新股往往需要持有一定的市值,比如矽電股份頂格申購需配市值10萬元。需要注意的是,持有股票會面臨股價波動風險,所以對投資者的選股能力也是一種考驗。
3、資金量大的投資者,可以考慮分户,有的人會讓家人也開股票賬户來參與打新,多個賬户一起打新,也能增加新股中籤率。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27家新上市企業中,有3家來自合肥,杭州、蘇州各有2家,成為今年一季度新增A股上市公司最多的三個城市。
但目前A股的5400多家上市公司,還是更多的聚集在北上深這些超大城市。
據格隆匯新股統計,截至2025年4月2日,北京、上海、深圳分別擁有477家、444家、424家A股上市公司,杭州以225家位居全國第四,廣州、蘇州、南京、成都均擁有超過100家A股上市公司,進入前十名。
近年來,A股IPO上市的步伐明顯放緩。
2024年A股市場共有100家企業成功上市,遠不及前幾年每年上市300家至500家的盛況。
新股上市數量大幅減少的同時,還有大量企業陸續終止IPO。在2024年400多家公司終止A股IPO之後,今年又有50多家公司陸續折戩。
據上交所企業上市服務,截至3月30日,2025年已有54家企業公佈終止審查(包括撤材料、上會被否、終止註冊)。其中,創業板、北交所各有18家企業終止IPO,滬主板、深主板、科創板分別為10家、6家、2家。
同時,今年新增申報企業數量也少得可憐,截至3月30日,2025年A股新增申報企業僅7家,其中卓海科技、雙英集團、華匯智能、睿健醫療4家擬在北交所上市,傲拓科技、昂瑞微衝擊科創板IPO,華潤新能源擬在深主板上市,而滬主板和創業板為零受理。
按這種情況來看,預計今年A股市場的上市新股數量依然不會太多。
Wind數據顯示,截止2025年4月3日,剔除撤回、審核不通過、終止審查、終止註冊、暫緩發行、正在發行的企業之外,A股在審企業為196家(文末附各版塊詳細IPO排隊名單),這些企業情況如何呢?
具體來看,滬主板的33家IPO排隊企業中,擬募集資金超過20億元的有華電新能源、正泰安能、中策橡膠、陽光焦化集團、九嶺鋰業、海灣化學、友升股份。保薦機構方面,中信建投証券、中信証券各擔任5家企業的保薦人,位居首位;海通證券、華泰聯合證券各擔任3家企業的保薦人,並列第二。
深主板的27家IPO排隊企業中,擬募集資金超過20億元的有華潤新能源、嘉立創、中國鈾業、馬可波羅、海安橡膠、新明珠集團。保薦機構方面,國泰君安證券擔任5家企業的保薦人,位居首位;華泰聯合證券、招商證券、中金公司、中信証券各擔任3家企業的保薦人,並列第二。
科創板的24家IPO排隊企業中,擬募集資金超過20億元的包括奕斯偉材料、新芯股份、禾元生物、恆潤達生、屹唐半導體、昂瑞微、思哲睿、必貝特。保薦機構方面,中信証券擔任6家企業的保薦人;中金公司、中信建投証券各擔任4家企業的保薦人,並列第二;國泰君安證券進入前三。
創業板的31家IPO排隊企業中,擬募集資金超過30億元的有海康機器人、聯合動力、潤陽股份、容匯鋰業4家。保薦機構方面,中信証券擔任5家企業的保薦人,位居首位;招商證券擔任4家企業的保薦人,排在第二。
北交所的81家IPO排隊企業中,擬募集資金超過7億元的包括傑理科技、泰凱英、金鈦股份、安勝科技、頂立科技。保薦機構方面,國泰君安證券擔任6家企業的保薦人,位居首位;國投證券、開源證券、招商證券各擔任5家企業的保薦人,並列第二;東吳證券、廣發証券並列第三。
下面是A股各版塊詳細IPO排隊名單: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格隆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