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國際發表報告表示,內地與香港股票互聯互通的南向資金的股票選擇在美國公布「對等關稅」後發生變化。2025年至今,香港股市在波動性上升中上漲。截至2025年5月9日,平均每日成交額達到2,466億港元,顯著高於去年同期的1,040億港元和2024年全年的1,318億港元。恒生科技指數2025年至今上漲15.94%,恒生中國AH股溢價指數從2024年12月31日的143點下降至2025年5月9日的135.44點,相當於A股相對H股平均溢價35.44%。截至2025年5月9日,除能源和工業外,所有板塊2025年至今均錄得正收益,能源和工業分別下跌9.14%和0.69%。在上升的板塊中,醫療保健、資訊科技和材料表現較好,2025年至今分別上漲24.37%、22.37%和19.52%。
截至上周五(9日),該行注意到,在預期的經濟復甦和地緣政治風險上升的背景下,南向交易2025年至今錄得可觀的淨流入,達到5,755億人民幣,遠高於去年同期的1994億人民幣。該行注意到,2025年4月的淨流入1,574億人民幣是自內地-香港股票互聯互通推出以來的第二高月度淨流入(2021年1月的淨流入2,595億人民幣是自內地-香港股票通推出以來的最高月度淨流入)。隨著中美貿易衝突升級,南向資金更加關注國內需求驅動的股票。在2025年第一季度,南向交易股票淨流入的前三名分別是阿里巴巴(09988.HK) 0.000 (0.000%) 沽空 $11.30億; 比率 9.859% 、騰訊(00700.HK) 0.000 (0.000%) 沽空 $14.17億; 比率 11.267% 和中移動(00941.HK) 0.000 (0.000%) 沽空 $1.94億; 比率 9.214% ,淨流入分別為770億港元、470億港元和190億港元。從2025年4月1日至5月9日,隨著地緣政治風險上升,阿里巴巴、騰訊、快手(01024.HK) 0.000 (0.000%) 沽空 $3.43億; 比率 19.395% 和中移動保持在南向交易淨流入的前十位。南向交易在香港股市中發揮關鍵作用。
相關內容《大行》花旗列出中資H股首選名單(表)
該行認為,過去幾年南向交易錄得可觀的淨流入,在地緣政治風險上升的背景下,對穩定香港股市發揮了重要作用。此外,南向交易在改善香港股市的投資情緒和選股思路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根據香港交易所數據,截至2025年5月底,與內地相關的公司股票佔總市值的81.2%,佔總交易額的91.29%。截至2025年5月9日,南向交易佔香港平均每日成交額的21.5%,相比之下,2024年為17.3%,2023年為14.1%,2022年為11.8%。
建議投資者密切關注南向交易的相關活躍交易股票。展望2025年,預計內地投資者通過南向交易對香港上市股票的強勁需求將持續,主要得益於更多高質量科技/高端製造股票的選擇、香港股市吸引人的估值和高股息收益率。該行預計2025年南向交易將錄得1.2萬億人民幣的淨流入,高於2024年的7,440億人民幣和2023年的2,894億人民幣。該行認為,內地-香港股票互聯互通將是香港市場長期潛在重新評級的關鍵驅動力。年至今的投資行為數據顯示,南向投資者已關注互聯網、電訊、半導體和汽車製造商。建議投資者密切關注南向交易的一些活躍交易積極交易股票,包括:阿里巴巴、騰訊、中移動、美團(03690.HK) 0.000 (0.000%) 沽空 $8.48億; 比率 12.777% 、中芯(00981.HK) 0.000 (0.000%) 沽空 $1.44億; 比率 4.397% 、小米(01810.HK) 0.000 (0.000%) 沽空 $6.28億; 比率 7.237% 、理想(02015.HK) 0.000 (0.000%) 沽空 $3.08億; 比率 16.143% 、泡泡瑪特(09992.HK) 0.000 (0.000%) 沽空 $6.47千萬; 比率 5.455% 及華虹半導體(01347.HK) 0.000 (0.000%) 沽空 $9.75千萬; 比率 12.466% 等。(wl/a)(港股報價延遲最少十五分鐘。沽空資料截至 2025-05-14 16:25。)
AASTOCKS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