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和的研究報告指,內地多個消費子行業走勢反映更激烈的價格競爭,儘管內地10月零售銷售明顯強於今年第三季走勢,但政府的刺激措施尚未轉化成更強的消費者信心,未有實質性影響,不過最壞時間似乎已過去。該行指,偏好出口商、必需品及如珀萊雅(603605.SH) +0.270 (+0.339%) 及安踏(02020.HK) -0.500 (-0.580%) 沽空 $3.40億; 比率 34.423% 等有最強定價能力的國內品牌。但該行認為,消費者情緒已開始逐步恢復,但可能需要一至兩個季度才能看到明顯的變化。該行維持在先前《中國消費者狀況報告》中推薦的首選股,包括安踏、蒙牛(02319.HK) -0.120 (-0.825%) 沽空 $4.61千萬; 比率 13.300% 、統一企業中國(00220.HK) +0.070 (+0.820%) 沽空 $1.60千萬; 比率 19.967% 、申州國際(02313.HK) +1.900 (+3.082%) 沽空 $1.20億; 比率 37.752% 、九興控股(01836.HK) -0.050 (-0.322%) 沽空 $2.48百萬; 比率 19.603% 、泉峰控股(02285.HK) -0.540 (-2.500%) 沽空 $1.32百萬; 比率 13.977% ,以及創科實業(00669.HK) -0.100 (-0.109%) 沽空 $7.97千萬; 比率 18.284% ,皆予評級「買入」。(vc/k)(港股報價延遲最少十五分鐘。沽空資料截至 2025-10-16 16:25。) (A股報價延遲最少十五分鐘。)相關內容《大行》大摩料9月內地零售需求難顯著復甦 關注消費股復甦速度及價格走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