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A股反彈,上證指數收漲1.58%,創業板指漲1.83%。反關税概念股持續發酵,農業板塊全線爆發,轉基因、糧食概念、雞肉豬肉概念等方向領漲,秋樂種業30%漲停、神農種業20%漲停。
ETF方面,廣發糧食50ETF漲10%;招商畜牧養殖ETF漲9%;平安養殖ETF、鵬華畜牧ETF、鵬華糧食ETF、國泰養殖ETF、銀華農業50ETF、富國農業ETF漲8%;農業ETF易方達、建信農牧ETF漲7%;華夏農業50ETF漲6%。
消息面上, 中共中央、國務院日前印發《加快建設農業強國規劃(2024-2035年)》提到,推進農機裝備全程全面升級。加強大型高端智能農機、丘陵山區適用小型機械等農機裝備和關鍵零部件研發應用,加快實現國產農機裝備全面支撐農業高質高效發展。
德邦證券指出,圍繞糧食+食品安全與生物育種的投資機遇正逐步展開,隨着海外關税政策不確定性的提高,糧食與食品進口的量價的穩定性可能會持續受到衝擊,牢牢把飯碗端在自己手上、保障14億人的糧食安全至關重要。
美東時間4月7日,美方威脅進一步對華加徵50%關税。今天上午8時48分,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明確表態,“如果美方升級關税措施落地,中方將堅決採取反制措施維護自身權益。”
4月3日,美國政府宣佈“對等關税”計劃,其中對中國大陸加徵的關税税率為34%。4月4日,國務院關税税則委員會發布關於對原產於美國進口商品加徵關税的公告,中國將對原產於美國的所有進口商品,在現行適用關税税率基礎上加徵34%關税。此前,中國已從3月10日起對原產於美國的部分農產品加徵關税。
美國是中國的第二大糧食進口來源地,2024年中國自美國進口農產品的規模為249億美元。據海關統計,2024年中國自美國進口糧食總量3179.33萬噸。其中大豆2213.4萬噸、高粱568.3萬噸、玉米207.4萬噸和小麥190.23萬噸。
國泰海通證券認為,中國自美國進口農產品有望進一步降低,推動國內糧價景氣度提升,利好種植產業鏈。與此同時,糧食自主可控勢在必行,科技應用推廣有望增強,轉基因、基因編輯等技術應用有望加速,技術儲備領先的種子企業有望受益。
東興證券指出,關税反制下,關注農產品漲價與農業新質生產力。
此次關税反制後,我國從美國進口農產品加徵税率累計達到44%/49%,從美進口農產品完税價格進一步提升。我國近年來自美國進口農產品數量及佔比逐步下降,此次“對等關税”與我國的關税反制政策落地將進一步促使我國農產品供應格局發生變化,對南美市場進口和國內市場供應占比將提升。
短期來看,進口成本的抬升將推升進口依存度較高的農產品價格上漲;中長期來看,貿易摩擦加劇,糧食安全重要性再度提升,種植業轉型升級迫在眉睫,生物育種作為提升農作物單產,保證糧食安全的重要手段,其推廣應用範圍有望進一步擴大,推薦關注龍頭種企隆平高科、大北農,其他相關標的登海種業、荃銀高科等。
成本抬升與引種受限,關注養殖鏈龍頭。我國畜禽肉品進口對美國依存度不足1%,關税加徵對於畜禽肉品價格的直接影響較小,對於養殖鏈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大宗原材料漲價帶來的成本抬升,以及對海外引種的影響。
對於飼料行業來説,貿易摩擦加劇大宗原料波動,給飼料企業採購和成本控制帶來更大挑戰,龍頭企業有望攫取超額收益。
對於生豬養殖行業,豬價徘徊在盈虧平衡點上下,飼料成本的抬升將推升養殖端的成本壓力,行業落後產能出清有望,具備成本優勢的養殖頭部企業競爭力有望進一步凸顯。
對於白雞來説,海外引種是白雞重要的引種來源,美國是重要的引種來源國,24年12月美國唯一供種州受禽流感影響引種中斷,貿易摩擦進一步增加了未來引種恢復的不確定性,優質品種的結構性短缺或持續,國雞品種再贏發展機遇。
疊加未來擴內需的相關政策提振,養殖產業鏈供需利好有望共振。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格隆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