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主要指數今日震盪走低,截至收盤,滬指跌0.18%報3373點,深證成指跌0.08%,創業板指跌0.67%。全天成交2.12萬億元,較前一交易日縮量1157億元,全市場近2800股上漲,超2400股下跌。
盤面上,中央一號文件首提“農業新質生產力”,農業板塊活躍,農牧飼漁、糧食概念及農業種植等方向領漲。
ETF方面,銀華農業50ETF、廣發糧食50ETF漲超2%;鵬華糧食ETF、建信農牧ETF、富國農業ETF、華夏農業50ETF、農業ETF易方達漲超1%。
2月23日,2025年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深化農村改革紮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意見》發佈,重點強調糧食安全、鄉村振興、土地制度改革,首提“農業新質生產力”,再次強調種業振興,連續四年提及生物育種。
2025年的中央一號文件主要分為六個部分:1.持續增強糧食等重要農產品供給保障能力;2.持續鞏固拓展脱貧攻堅成果;3.着力壯大縣域富民產業;4.着力推進鄉村建設;5.着力健全鄉村治理體系;6.着力健全要素保障和優化配置體質機制。
基於農業二級行業投資的主要領域,申萬宏源認為以下要點值得重點關注:
糧食安全:仍為重中之重。25年中央一號文件用近1/3篇幅強調“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提出穩定糧食播種面積,主攻單產和品質提升,確保糧食穩產豐產。其中首次提及推動天然橡膠等穩產提質。文件強調要落實稻穀、小麥最低收購價政策,完善玉米大豆生產者補貼、稻穀補貼政策,並首次提出“保護種糧農民積極性”。建議關注後續發改委公佈的最低收購價水平,糧食價格已連續下行2年,2025年有望逐步企穩。
生物育種:再提“種業振興”,產業化繼續推進。文件再次強調“深入實施種業振興行動”,發揮“南繁硅谷”等重大農業科研平台作用,加塊攻堅一批突破性品種。提出“繼續推進生物育種產業化”。2022-2025年,生物育種中央一號文件中已連續4年提及,表述分別為啟動農業生物育種重大項目→全面實施→推動生物育種產業化擴面提速→繼續推進生物育種產業化。
土地制度改革:繼續深化。文件提出,要穩定和完善農村土地承包關係,有序推進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後再延長三十年試點,擴大整省試點範圍,健全承包地經營權流轉管理服務制度,不得通過下指標、定任務等方式推動土地流轉。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提高農業社會化服務質效,增強帶動農户能力。
農業新質生產力:首次提出,重點關注。文件提出,要推進農業科技力量協同攻關,因地制宜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培育農業科技領軍企業。推動農機裝備高質量發展,加快國產先進適用農機裝備等研發應用。支持發展智慧農業,拓展人工智能、數據、低空等技術應用場景。
東莞證券研報指出,文件從多個方面全方位錨定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建設農業強國目標,提出以科技引領,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政策舉措有了新的突破。當前農業板塊整體估值處於歷史低位,在政策的推動下,有望迎來超跌反彈。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格隆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