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BC》周二 (14 日) 報導,AI 基礎建設投資激增,推升 GDP 並帶動市場樂觀情緒,但部分專家警告,這股熱潮可能掩蓋經濟潛在弱點。
根據瑞銀集團 (UBS.US) 預測,2025 年全球 AI 投資將達 3750 億美元,2026 年將突破 5000 億美元。
Wedbush Securities 董事總經理 Dan Ives 表示:「這是第四次工業革命基礎建設投入數兆美元的開端。現在的科技巨頭就像在 1950 年代的沙漠中建造拉斯維加斯,或 30 年前建造杜拜。從晶片到資料中心再到電網,這場 AI 基礎建設正在為消費者與企業打造未來經濟。」
德銀示警:沒有 AI 投資 美國恐已陷衰退
但部分專家質疑這股 AI 熱潮能否持續。德意志銀行 (DB.US) 今年 9 月分析指出,若扣除 AI 相關投資,美國經濟可能已陷入衰退。
Ironsides Macroeconomics 管理合夥人 Barry Knapp 警告:「GDP 成長靠這些投資推動,獲利成長也靠這些投資推動。標普 500 指數目前嚴重失衡,在政府支出膨脹至空前水準之際,經濟極易受到投資崩盤衝擊。」
與網路泡沫不同?企業舉債建設引關注
許多人將當前情況比擬為 1990 年代末期的網路泡沫。不同的是,當時企業幾乎沒有營收,如今 AI 巨頭卻正創造大量現金流。但部分專家擔心,這仍不足以支撐如此高水準的支出。
甲骨文 (ORCL.US) 、Meta(META.US) 與 CoreWeave 都已透過債務或私募信貸籌集數十億美元,用於新建資料中心。Knapp 警告:「隨著資本需求預估不斷攀升,長期將需要大量舉債來建設基礎設施,以避免電價持續上漲。」
他也對整體經濟前景表達擔憂:「在我看來,勞動市場非常疲弱,正處於更明顯下滑的邊緣。」
美中軍備競賽 樂觀派看好長期前景
儘管存在風險,許多人仍看好當前投資周期的長期前景。Ives 表示:「過程中會有顛簸嗎?會的。但我不擔心這會變成大到不能倒的問題,因為它由科技業支撐。科技業資產負債表上有數兆美元,每年產生 3000 億至 4000 億美元現金。」
他強調,這本質上是美中之間的軍備競賽。「他們沒有時間放慢腳步,因為中國也在加速。我認為這對資本支出周期是利多,我真正將其視為 AI 超級周期。」
(美股為即時串流報價; OTC市場股票除外,資料延遲最少15分鐘。)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鉅亨網